5月19日,第28個全國助殘日之際,“攜手兩岸情,共筑五創夢”第三屆五創高峰論壇在臺北隆重舉行。本次論壇由遠東控股集團主辦,遠東慈善基金會、中科博愛(北京)咨詢有限公司、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承辦,旨在通過創業、創新、創優、創富、創福的榜樣分享與學術探討,倡導更多的機構社團為身障人提供更多社會資源和心理支持。
論壇現場
遠東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遠東慈善基金會名譽理事長蔣錫培,投資人、集團董事、遠東慈善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北京大學博士后、北京浩然資產董事長徐浩然,投資人、集團總裁助理、遠東慈善基金會執行理事長周東佼,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莊太緯,投資人、集團黨工群團部負責人、遠東慈善基金會秘書長助理孔群令受邀參會。
本次活動包括蔣錫培與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董事長葛永光作開幕式致辭;周東佼與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林聯章,臺灣畫話協會秘書長蔡啟海,200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遠東慈善基金會理事李麗先后作《良知清澈,慈善有道》、《擁有自信樂活人生》、《身障者美學的力量》、《致良知、致幸福人生》的主題報告;莊太緯與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創始人唐峰正、快樂列車協會的發起人黃俊銘、身障人運動員代國宏、中國社工聯合會副秘書長林平光一起參與身障人士“五創”發展模式論壇討論;代國宏、臺灣交通大學傳播與科學系教授林崇偉、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馮碧華、混障綜藝團團長劉銘、社團法人臺灣神經纖維瘤理事長方妙如進行“五創”典范分享;財團法人桃園市私立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董事長林進興、喜憨兒基金會執行董事蘇國禎、快樂列車協會發起人黃俊銘、香港臨床心理學家黃曉紅先后作心理健康支持的主題演講。
蔣錫培在開幕式上致辭
蔣錫培在開幕式上表示,身障人朋友們身障志堅,積極面對生活,努力創造人生的精彩。我們四肢健全,則應該更努力,為社會做更多的貢獻。遠東創辦至今已33年,創辦之初,已力所能及的幫助周邊身障人。目前我們國家就有8500多萬身障人,他們與正常家庭相比缺少了很多關愛,甚至生活也難以為繼,“他們需要更多學習機會,需要好的工作,需要靠自己的能力解決自身及家庭的生活問題。”蔣錫培十分關心身障人的生活與工作:“遠東只要有身障人能夠勝任的崗位,一定優先安排身障人。”
身障人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顧及身障人的自尊心首要條件便是為其提供生活的能力與條件。遠東慈善基金會創辦11年來,從較初的捐款捐物,到為其提供崗前培訓,到為身障人安置就業,再到現在的幫助身障人創業,遠東慈善基金會走出了一條具有遠東特色的、可持續發展的慈善之路,不僅解決了身障人生活的困難,更為其建立了奮斗的信心。
“遠東的身障員工們付出的努力,使他們成為了各自部門的標桿,還有部分成為遠東身障人創業一條街的創業英雄們,帶領身邊親戚朋友走向更好的未來,為社會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看到他們獲得的成就,我們很欣慰。”蔣錫培動情道:“本次‘五創’高峰論壇在臺灣舉辦,相信能學習臺灣慈善機構的經驗,加深兩岸的交流,為身障人提供更好的幫助。”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董事長葛永光在開幕式上致辭
徐浩然主持開幕式
徐浩然在活動中表示,遠東控股集團一直致力于幫扶身障人群體,先后安置了2000余名身障人就業,在保障身障人有尊嚴的生活方面,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遠東曾多次榮獲中國慈善的較高榮譽“中華慈善獎”。
周東佼作《良知清澈,慈善有道》報告
周東佼在論壇現場提出經營慈善之心,培育慈善之德:“慈善根植于文化之中,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中華民族文化自古便含著慈善之心。”她指出,自古以來,慈善指的并不是捐款捐物,而是捐心。“如今的時代,人人尚懷慈善之心,人人皆有慈善之能。”
有了做慈善的心,自然要成就慈善的事業。遠東堅持產業事業、教育事業以及慈善事業并重的發展戰略,“遠東的慈善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周東佼表示,遠東的慈善事業時刻關注、幫扶身障人,幫助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成就圓滿自在的人生。
林聯章作《擁有自信樂活人生》報告
蔡啟海作《身障者美學的力量》報告
李麗作《致良知,致幸福人生》報告
身障人士“五創”發展模式論壇現場
莊太緯在論壇上發言
莊太緯表示,現實在不可抗力的情況下給很多人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痛,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幫助身障人走出困境,不僅幫助個人,也需要幫助他的家庭,照顧他的心理,這是一個體系性的工程。社會需要在更多公共設施方面照顧到身障人,這需要兩岸相互學習借鑒。
中華心理健康促進協會前理事長郭碧味主持論壇
代國宏作《身障人體驗式生命教育》主題演講
林崇偉作《友善科技、跨界創新的臺灣案例分享》主題演講
馮碧華作《從辛路走向新路》主題演講
劉銘作《有愛無礙 人生逆轉勝》主題演講
方妙如作《我不丑,而且我很溫柔》主題演講
“五創”高峰論壇現場,曾經的傷痛消散在歡聲笑語中。“我喜歡笑,笑可以讓我忘記身體上的傷痛,”混障綜藝團截肢舞者們在舞臺上翩翩起舞。積極、樂觀、自信成為第三屆“五創”高峰論壇主旋律。
現場典范分享分論壇中,身障人代表向社會傳達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身體上的欠缺不能阻擋他們向往美好生活的腳步。現場慈善機構的愛心人士分享了愛心之路,他們在不同領域為身障人帶來歡笑,帶來生活的希望。
代國宏表示,身障人需要創業,不僅是因為不想成為家里的負擔,而且在實現人生價值、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障礙生活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保持學習的態度,不停學習,不停思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人因為夢想而偉大,我們為自己的夢想奮斗,為別人的夢想努力,為社會的發展奉獻自己,代國宏對未來充滿理想:“勇敢是幸福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混障綜藝團團長劉銘用自己的故事向現場來賓傳遞了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坐在輪椅上的他身上看不到一點悲觀的影子,“希望兩岸每個人對身障人樹立起正確的觀念,積極面對生活。”自身作為身障人的林進興不僅用樂觀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更成立了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為身障人們提供基本生活技能培訓,為他們筑起生活的信心及希望。
“快樂是有方程的,一份欣賞加上一份贊美,再來一份感恩便成就了一份快樂,”來自香港的臨床心理學家黃曉紅為現場的身障人以及愛心人士疏導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我們欣賞贊美世界的同時,也要欣賞自己、贊美自己,同時感恩世界、感恩自己。”快樂列車協會的發起人黃俊銘則總結出了“快樂人生一億兩千萬”:時間千萬要管理……身體千萬要健康……家庭千萬要幸福……12個千萬感染了在場所有人,極富感染力的講解為身障人帶來信心。
林進興作《甘愿人生 轉動的愛》主題演講
蘇國禎作《翻轉喜憨兒的弱勢印象》主題演講
黃俊銘作《發現快樂處方》主題演講
黃曉紅作《活出生命的奇跡》主題演講
頒發生命彩虹獎
混障綜藝團表演
現場嘉賓合影
本次兩岸“五創”高峰論壇在參會代表相互感謝聲中落下帷幕,他們感謝彼此帶來的生活正能量。“臺灣的慈善事業更為發達,兩岸慈善機構和工作人員需進一步加強溝通,相互學習,更好地為身障人服務,用生命影響生命。”參會嘉賓紛紛表示受益匪淺。